大同市博物馆的历史沿革
1958年筹建,1959年开放,初名大同市文物陈列馆。
1963年改为大同市博物馆。
1989年在西门外繁华区展览馆开辟了大同市博物馆二部。
2006年,大同市开始建设新博物馆。
2009年1月16日迁址于红旗广场的新馆免费开放。
2014年12月30日,大同市博物馆御东新馆正式开馆。
大同市博物新馆是由中国著名建筑设计大师崔恺先生设计。整个建筑设计力图通过对异型建筑空间的升腾动态进行典型刻画,将大同的历史文化融入其中,大胆吸收大同自然地貌--大同火山群与龙壁文化和云冈石窟空间演化的文化元素。建筑造型宛若行将腾飞的巨龙,昭示着龙城大同,合博大精深之文化,成龙腾虎跃之胜势。新馆于2010年开工建设,总投资4.9亿元,占地面积51556平方米,建筑面积32821平方米,分地下一层、地上三层,将近1万平方米的展陈面积分为一个系列展厅、四个专题展厅和一个临时展厅,馆藏文物7万余件,为国家二级博物馆,展陈面积与旧馆相比增加了3倍。同时,在文物保护、展示收藏、安全防卫、科学研究等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。据馆长王利民介绍,在新馆的展陈设计上,他们以大同古代对华夏文明的特殊贡献为视角,突出了帝都、边塞在古代汉族和北方少数民族的文化交流、贸易融通、军事往来、民族融合等各方面的独特作用,揭示出大同自古以来开放、包容、追求和谐、顽强生存的可贵品质,而这些精神同样为今日大同所需要。,
大同市博物馆是中国综合性地志博物馆。大同博物馆始建于1959年,50年的发展使其成为山西省第二大历史博物馆。馆藏珍贵文物3000余件。旧馆位于大同市城内西南隅辽代古刹下华严寺内,展厅逼仄,大量一、二级珍稀文物沉睡库底,不见天日。2006年,在市委、市政府实施“三馆(图书馆、展览馆、博物馆)改造工程”后方迁入新址。2009年1月16日迁址于红旗广场的新馆免费开放。 大同市博物馆是中国综合性地志博物馆。位于大同市城内西南隅辽代古刹下华严寺内。1958年筹建,1959年开放。初名大同市文物陈列馆,1963年改为大同市博物馆。1989年在西门外繁华区展览馆开辟了大同市博物馆二部。全馆占地面积近5000平方米,陈列面积1268平方米。馆藏文物1.3万余件,一级品132件。多数为地方出土文物。馆藏国家一级文物之一北魏彩绘人物故事漆屏(司马金龙墓出土)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止出国(境)展览文物名单。2012年,大同启动古城保护修复计划,在展开西城墙修复工程时,因展览馆处于古城西城墙轴线及瓮城的修复范围内,为同时兼顾名城保护与历史建筑保护,大同市政府广泛征集专家、市民意见,并进行科学论证,最终确定对这一地标建筑进行保护性整体平移,大同博物馆暂时闭馆。2014年,大同市博物馆御东新馆正式建成开馆,截止目前,位列全省最大的市级博物馆,现为国家二级博物馆。
多重随机标签